印刷知識:膠印油墨的調配方法
在包裝膠印生產中,油墨干燥太慢,常見的弊端是容易出現“背面蹭臟”。此外,油墨干燥速度過慢,連結料的自由滲透量增加,會導致墨色暗淡,缺乏光澤。油墨干燥太快,在印刷過程中油墨表層容易結膜,影響生產的進行,還可能導致墨跡晶化,影響干式疊印后續墨色的印刷。
紙張的表面強度。紙張的表面強度大,油墨黏著性可調配大些:反之,則黏著性要調小些,否則紙張“掉粉”。“掉毛”很厲害,嚴重影響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這往往是調節油墨黏著性的主要動機。
印刷速度。速度快時,黏著性調配要求小些,反之則大些。速度越快,越容易出現“拉毛”現象和傳墨不勻現象,需要降低黏著性與之相適應。
版面圖文結構。印刷網目調圖像時,重要的是網點的形狀和面積要得到正確的復制,黏著性要調得大些。印刷實地圖像時,希望得到均勻厚實的實地,且由于不存在網點增大問題,黏著性要調配小些。
車間溫度。溫度升高,油墨的內聚力會下降,更容易出現乳化加重、網點增大率增加等問題,調墨時要預先將油墨的黏著性調大些。反之,則調小油墨的黏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