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代、第二代相比,第三代無水膠印已經使用低黏度無水膠印油墨了。此外,印刷品也不再是厚墨膜印刷,而是與普通膠印一樣的薄墨膜印刷,其他印刷作業性和可堆積性等也與普通膠印基本相同。單張紙、卷筒紙印刷機在提高印刷速度和自動化程度方面的改進是無止境的,但印刷速度對印刷適性的影響遠遠超出了印刷機設計者的預料,尤其是對油墨轉移性產生了明顯的影響。
1.單張紙無水膠印油墨“Dry—O—Color Artis”
5年前面世的“Dry—O—Color Artis”在保持產品光澤,抗起臟性的基礎上,又改進了油墨的轉移性、著墨性、固著性及后加工適性等,更加適應高速、多色單張紙無水膠印機的要求。
(1)設計思想。在達到高速印刷所要求的低黏性、低黏度后,要想進一步控制抗起臟性,必須使用特制的添加劑;而要保持黏性和黏度,只能進一步改進油墨的流動性,以提高油墨的轉移性。具體做法是:
①為改善顏料的分散度,要使用高溶解性樹脂連結料。
②為了維持抗起臟性,要采用可使印版親油樹脂和非圖像部分硅層快速擴散的非芳香烴溶劑,開發新的連結料。
(2)油墨特性。在油墨黏性、黏度與原產品幾乎相同的條件下,油墨的流動性提高了約15%,油墨轉移性提高約10%。
(3)市場評價。光澤好,固著快;接近有水膠印的品質;具有與普通膠印油墨相當的印刷適性;油墨遮蓋力也有所提高。少數用戶提出意見:油墨的疊印性低了約5%;顏色再現性與有水印刷不完全一致;實地密度稍差于有水膠印。
2.高速輪轉膠印機用熱固型無水膠印油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