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我國油墨產量達到了全球第四位,但還沒有一家油墨制造企業的產量達到全國油墨總產量的10%,與全球前20名油墨制造企業的差距還很大。
我國油墨的年消費量達30萬噸,但油墨人均消費量仍不及世界前3位平均水平的1/24,印刷品人均消費量不及發達國家的1/20,紙和紙板的人均消費量尚不及美國的1/13。總體來看,我國油墨的技術、工藝和裝備水平還相對薄弱,在油墨產品的系統研究和開發方面的投入以及技術實力,特別是在當今市場需求的新型和特種印刷油墨的研制方面,尚存在一定的差距。綜合國際國內市場情況,我們自身主要存在以下差距。
1、科技投入少,新產品開發能力差
和整個行業一致,我們人才是很缺乏的,老一輩的人才經幾十年的實踐積累了大量的經驗,但年齡較大,精力和體力逐漸衰退,在年青人中雖然有很多人才,但數量遠遠不夠。油墨行業的人才問題已明顯影響了行業的發展,再有,目前全日制大學和科研院所均未設油墨專業,基礎性的工作很少有人研究。據統計,博士、碩士以上的研究人員全行業中不超過10人。和大部分企業一樣,只重產品生產,忽視產品開發,只顧眼前,忽視長遠,科研設備投入資金少,缺少資金以及人才和技術儲備。
在參觀美國太陽化學公司顏料廠實驗室時我們得知,該實驗室從事油墨顏料開發和產品應用試驗的研究人員中具有博士以上學位的有50多名,儀器設置資金投入達到3億多美元,目前我國整個油墨行業實驗設備投資總和能達到這個數字的一半嗎?差距之大就可想而知了。
2、規模小、競爭力差
從數據看,與國外大的油墨企業比較,我們的規模小。大日本油墨、富林特油墨和東洋油墨等世界排名前列的油墨公司相比,他們合并和兼并之后,形成的包含了顏料、樹脂等原材料生產廠,系列化生產,規模大,競爭力強。而在這種競爭情況下,我們生產效率低,產品一致性和質量穩定性差。世界排名位的大日本油墨/太陽化學有限公司銷售額為47.8美元,是我們的幾百倍。在同一市場中競爭,可見我們的實力還是存在很大差距的。
3、基礎工業水平低,原材料質量差
由于基礎工業不先進,行業又小,生產油墨原材料的廠家少,造成原材料質量水平低、穩定性差,影響了油墨的質量。國內生產油墨原材料在質量、數量和品種上不能與油墨生產同步發展,有的原材料仍依靠進口。但國產原料相對價格低。如現在國內80%左右的油墨產品仍使用國產原料。
4、質量水平的差距
國產油墨的質量水平,在國際市場上,不但獲得了發展中國家的普遍認同,而且也獲得了發達國家的認可。近年來,我國出口到日本、美國和英國等歐美一些發達國家的印刷油墨,年均出口量約占我國油墨同期出口總量的1/6。但是盡管如此,雖然國產油墨的質量水平和產品檔次有很大提高,品種也有所增加,但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尚存在一定差距,這一點,表現在我國同期出口到一些先進國家和從這些國家進口同類產品上,平均進口單價一般較平均出口單價高出1/3。尤其是工藝和包裝水平存在著一定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