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銀粉油墨的使用及未來發展趨勢
采用金銀粉油墨印刷的印刷品非常受消費者的歡迎,但是這些油墨的生產、儲存和使用存在一系列的難題。這對印刷者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在使用金銀粉油墨前,需要了解金銀粉油墨和傳統油墨有哪些不同。先要看一下金銀粉油墨的組成,給印刷工藝帶來哪些特殊需求,并了解這種油墨在哪些應用中適用,哪些不適用。
一、什么是金銀粉油墨?
金銀粉油墨的主要成分為:金屬粉末原料和液態樹脂(即油墨連結料)。油墨連結料充當了顏料的黏合劑并在干燥后起到保護墨膜的作用。
金墨、銀墨采用的金屬粉末是容易氧化的銅粉和鋁粉,在水分、大氣、熱、某些化學藥品的作用下會失去金屬光澤。如銅粉在連結料呈酸性或在微量硫存在時易發黑,印刷后與大氣中硫作用也會慢慢失去光澤、發烏。
其貯存性能和印刷性能均不好。用剩的油墨一般不要再次使用。金墨所用銅粉中有一定比例的鋅粉,根據比例不同,金色泛紅或有熒光,也可以用鋁粉與透明黃墨制成,其光澤度不如用銅粉制的金墨,但光澤在較長時間里保持不衰,耐化學藥品性和毒性也較好。
在看起來呈金色的金墨中,顏料是由銅、鋅以不同比例組成的混合物制成的。如果鋅的比例較大(大約為70%銅,30%鋅),油墨的金色會呈現淡綠色,被稱為濃金色(richgold);如果銅的比例更大(90% 銅,10% 鋅),油墨就會呈現淡紅色,通常稱為淡金色(palegold)。上述比例是兩個極限,在這之間則可以得到介于上述兩種色調之間的顏色。這些色調用透明的橙色著色劑微染,就可以得到與普通調色(例如Pantone 色標)系統中那些指定的顏色匹配的色彩。
銀墨是由鋁粉分散在石油溶劑中再摻入連結料而制成的。銀墨有兩種:一是鋁粉漂浮在墨膜表面,其對光的不規則反射可以產生銀光閃閃的效果;二是分散在連結料中,外觀則是銀白色金屬。
金墨、銀墨的連結料一般采用酸值和胺值極低的樹脂,以免影響油墨的光澤,如乙基纖維素、硝酸纖維、聚醋酸乙烯、聚酰胺樹脂,并加入一些蠟類物質以改善顏料的懸浮。
金墨、銀墨也可配制溶劑性的,但因粘度小而常常現配現用,溶劑的極性不需太大,否則顏料過度潤濕易沉淀。二甲苯、異丙醇等都可用作金墨、銀墨的溶劑。其中亮光漿是起改善油墨光澤度用的,二丁酯是用于增加油墨流動性的,由于加如二丁酯和0號調墨油,對油墨的干燥性能有所影響,加入一些燥油,能使油墨快速干燥。珠光色是將珠光顏料(或鋁粉)分散在連結料或透明的淺色墨中制成的。墨膜原本的顏色與金屬粉末的顯色產生的多重反射而形成類似于珍珠般光澤效果,故名珠光色。
現實中,含有剛好達到理想尺寸的顏料的金銀粉油墨是不存在的——油墨通常含有的都是顏料粒子的混合物,這些微粒的尺寸大部分都在目標范圍內。盡管顏料粉碎加工技術水平提高了,按照尺寸分離粒子的能力也提高了,但采用粗糙和精細的顏料顆粒生產的油墨,在印刷時幾乎沒有什么區別。這表明在印刷過程中,存在一些顏料顆粒不能穿過網眼,依然停留在網版表面。
顏料粒子的尺寸過于精細,會犧牲一些光澤,盡管如此,更大的益處在于可以獲得相當好的表面覆蓋(同樣重量的顏料,精細的粒子要比粗的分布面積廣一些)。印刷制造商面臨的挑戰是用能實現覆蓋率高、光澤度好、分布緊密的盡可能精細的顏料來生產油墨。
二、金銀粉油墨的使用
金銀粉油墨印刷時,承印材料的選擇非常關鍵, 因為表面存在很多細孔、具有滲透性的承印材料會吸收透明樹脂液體,尤其是當油墨粘度較低時,樹脂被吸收,顏料顆粒就會留在承印材料的表面,樹脂成分少,會導致銀粉呈現灰色,而金粉則呈現棕色。如果沒有別的選擇,只能用有吸收能力的承印材料時,好先印一層油墨(像傳統的透明上光油),以封住承印材料表面的細孔,然后在其上印刷金銀粉油墨。在金屬墨膜上面再印上一層上光油,能夠抵御油墨中的顆粒的脫落和磨損。但是金屬顏料粒子上面的透明上光油越多,墨膜的反射性能和光澤度就會越弱。
金屬顏料易氧化,以金粉顏料為例,其氧化發生在銅、鋅粒子上,導致墨層光澤的減少,在某些情況下,油墨甚至會呈現淡綠色。銀粉顏料中的鋁顏料氧化后容易變灰、變白。氧化是金銀粉油墨顏色一致性難以實現的一個原因。
顏色一致性難以保證的另一原因是顏料的排列,尤其是分層金銀粉油墨,金屬薄片浮在墨膜表面,形成很多空隙(顏色顆粒的尺寸越粗大,空隙也就越大)。印刷以后,這些小空隙的出現使得承印材料的顏色或下層油墨顏色通過金屬層的表面顏色以視覺變幻而呈現出來的。例如,藍色背景下的銀粉油墨會呈現淡藍色;而金粉油墨下若預先印有黃色或綠色的墨膜,油墨的金色也會被改變。用白色或亮灰色等非彩色作為基色可以緩解這個問題。銀粉顏料通常表現出一個暗色調,而金粉不僅可以表現出深色調、淺色調以及兩者之間的各種色調,還可以用于得到一系列“氧化色調”,是指顏料允許和控制條件下得到的氧化物反應,反應結果包括金色帶有檸檬黃或淡桔紅的色調。
金粉顏料還可以產生像綠色或紫色等淡色調,這些色調是通過向金粉油墨中加各種顏色的顏料而得到的。不過這些色彩更不穩定,與純金屬色彩相比,顯得很不協調,還容易褪色。
淺色的銀粉常用透明的著色劑,這樣它們看起來像金粉顏料一樣。這種方法還解決了金粉的氧化問題。這樣的銀粉可用于無分層光澤油墨,但顏色不如標準的分層銀粉油墨清晰。
除了傳統的顏色外,大多數調色系統指出了一系列金屬油墨。銀粉金屬顏料作為基色,然后用紅色、黃色或橙色油墨著色。制造這種油墨面臨的挑戰是:有些用于配色的紅、橙、黃等顏料可能會和金屬顏料發生反應,從而破壞了印好的圖文。生產者在調配金屬顏色時需要極其小心以避免上述問題的發生。
使用經調色了的金銀粉油墨,增加了覆蓋面積,并能夠更準確地調配出特殊顏色。不過為調色而加入的一些成分會使金銀顏料的光澤減少。當顧客把反射能力大化作為條件提出時,推薦使用深色、淡金色,像銀粉一樣,用它們純的形式。影響印后光澤度的另一個因素是,油墨制造所用樹脂的色純度或明晰度。樹脂的明晰度越高,反射的光越多,油墨的光澤度也越好。
討論金銀粉油墨的外觀時,我們應該注意到一個現象:由于金屬顏料被用于金銀粉油墨,印后墨膜的外觀會隨視角的不同而改變。這就是通常不推薦使用傳統的印刷分光光度計來測量金銀粉印刷品的原因。準確的測量工具是一種用于自動化工業的分光光度計。該裝置從多個角度辨認顏色后獲得平均值,能夠準確測定顏色,但這樣一個裝置的價格通常是絲網印刷公司承受不起的。
金屬顏料顆粒與連結料分開購買,在混合時要十分緩慢、仔細認真;因為快速混合會產生熱量,會促進氧化,引起金屬薄片的分解,把銀色變成灰色,把金色變成棕色,還會減弱反射能力和光澤度。
顏料混合的比例根據顏料薄片的尺寸而變化,與所期望得到的印后墨膜也有關系。一般說來,按重量計算,以8%的銀粉顏料或15%的金粉顏料開始混合都是安全的。按照油墨生產者的推薦值以保證油墨的附著力和外觀。
如果可能的話,用少的顏料應該是理想的。因為其結果將是油墨的轉移性能更好,耐久性更高。很多印刷者的想法——向混合物中加更多的顏料粉末,并不能增加油墨的光澤度。事實是顏料數量越少,附著力越好,墨膜越均勻,越均勻意味著表面越光滑,反射性能越好,當然光澤度也越好。因此,在能滿足實現目標顏色和覆蓋面積的前提下使用少量的顏料。
在混合銀粉油墨時,如果鋁顏料呈粉末狀,必須極其小心。因為鋁粉能和水或濕氣發生反應釋放出氫氣,可以引起爆炸。所以如果堅持使用鋁粉制造銀粉油墨的話,一定要確保將鋁粉貯存在一個干燥、溫度合適的地方。相比之下,鋁以糊狀存在則比較安全,所有的鋁粉生產者也都供應各種形式的溶劑基的、水基的及紫外線干燥油墨相兼容的糊狀顏料。
三、金銀粉油墨的未來
油墨制造者們仍在不斷努力以精煉金銀粉油墨,讓它們使用更方便,產生令人震驚的效果。在近來的發展中,金屬效果的油墨種類已經包括了能提供如鍍鉻一樣的外觀新效果。但是為了得到反映鉻效應的真實事例,印刷者必須認真測試以決定所需顏料的多少。通常用的顏料越少,效果越好。
金銀粉油墨,尤其是銀粉油墨,是放射線完全不能穿透的,這一特性使它們成為絲網印刷應用的理想油墨,例如用在某些儀器中選擇性的阻擋光線。但是為當反射性能很強的金屬銀被用作保護涂層時,印在其上的圖文顏色就會改變。
金銀粉油墨的良好效果可以提高與印刷品有關的很多產品的價值,包括裝訂、標簽、包裝的裝飾、醒目的圖文。
同使用其它任何產品一樣,了解金銀粉油墨的組成、生產工藝、其性能的局限性,可以將這種油墨的優點盡可能多地介紹給顧客,因此金銀粉油墨是印刷者的又一個黃金機遇!
同類文章排行
- UV油墨目前還存在的技術問題
- UV油墨與環保油墨
- UV油墨的發展障礙是什么
- 膠印油墨哪家好?
- 金印油墨教您如何儲存和管理UV油墨
- 印刷油墨的成分
- 如何鑒別顏料墨水和染料墨水?
- 膠印油墨的調配要注意哪些事宜
- UV膠印油墨的印刷適性及故障分析
- 單張紙膠印油墨,你知多少?
最新資訊文章
您的瀏覽歷史
